夏秋之交,走进广东省高州市云潭镇塘坝村,只见田野上青翠的秧苗随风摆动、长势喜人。然而今年2月,正在当地巡视的十三届省委第三轮巡视第八巡视组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去年底一场特大洪水将村里的部分桥梁、河道、农田冲毁,迟迟未修复,眼看春耕在即,村民心急如焚。收到群众来信后,巡视组赶赴现场调研了解,并将该问题列入立行立改清单,督促高州市委着手解决。高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拨付专项资金组织修复重建。半个多月后,桥梁重新修好并拓宽,河道清淤后清澈见底,村道也实现硬底化,灾后的村庄重焕生机。
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广东省牢牢把握政治巡视定位,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级党组织立行立改、边巡边改,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巡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不久前结束的十三届省委第三轮巡视聚焦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12个地级市、27个县(市、区)开展常规巡视。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在参加该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听取巡视阶段汇报时表示,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多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推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具体问题边巡边改。
在本轮巡视过程中,省委各巡视组紧盯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问题、“百千万工程”任务落实、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和涉及“一老一小”的敬老院、中小学校,对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且能够马上整改的,现场督促推动立行立改、边巡边改。据悉,本轮巡视督促立行立改、边巡边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70个,有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任务,更是民心工程。本轮巡视期间,巡视组收到兴宁市坭陂镇南方村村民黄老伯的来信反映,称在其家门口不到2米的地方,两座残破的露天公厕影响家人生活和周边环境,多次反映但始终没有解决。接信后,巡视组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实地核实了解情况。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巡视组工作人员见到了信件中提到的公厕。只见两座没有顶的露天公厕破旧不堪,黄老伯家紧挨旁边,确实影响居住。工作人员进一步走访了解到,公厕已存在了许多年,因村民农业生产需要而一直没有拆除。了解情况后,巡视组协调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相关人员就公厕问题召开会议,督促村委会结合实际进行整改,并做好村民思想工作。
当巡视组再次到现场回访时,旧公厕已经拆除,所在位置种上了绿植,在不远处还新建了公厕,既让黄老伯家不再受困扰,又提升了村容村貌。
据了解,在本轮巡视中,各巡视组通过有关部门移交、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收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需立行立改、边巡边改的问题。在整改过程中联合当地纪委监委及信访部门等,对事项跟踪了解、督查督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促进同向发力,确保整改到位。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群众身体健康、村民福祉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革命老区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大山深处,有一个偏远的自然村——罗汤湖村,多年来,村民生活用水主要靠自引山泉水和挖井抽水,村民期盼早日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当得知巡视组巡视梅州市及梅县区时,村民代表向巡视组写信反映。
“按照有关自然村需建设集中饮水工程的要求,不应该还存在没有通自来水的村庄。是当地政府落实政策不到位还是群众思想工作没做通?”带着疑问,巡视组决定赶往村里了解真实情况。
经过蜿蜒曲折的山路,巡视组来到罗汤湖村,走进一户群众家中,看到院子侧边有一口水井,村民介绍这是他们一家主要生活用水来源。巡视组进一步了解得知,部分村民由于对自来水接管入户收费政策存在误解不愿意报装,出现管道只修到村里却未连通到村民家中的情况。
“要坚持问题导向,压实主体责任,切实解决好群众饮水难问题,将民生工程真正落实到群众心坎上。”了解情况后,巡视组协调区分管领导、相关镇村负责人召开现场会。同时,强化“巡纪”联动,合力推动解决民生难题。
现场会后,梅县区纪委监委约谈提醒镇村干部强化担当作为、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该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跟进自来水管道铺设及村民发动等工作进度。在巡视组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合力督促推动下,区、镇相关部门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加大资金投入,铺设管道3000米,同时多次组织人员上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1个多月后自来水顺利接到50户村民家中。
在确定需立行立改、边巡边改问题时,各巡视组聚焦民生保障,推动解决了一批涉及人群规模虽小但对群众幸福感影响大的难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源市连平县五虎下山片区多年来道路不通、污水积聚的问题得到治理,当地街道和小区面貌得到改观;汕头市广澳社区破危房、废置猪舍等被清拆,因地制宜种上绿植或打造为群众休闲场地;韶关市武江区西联镇下胡村征拆后未按时间节点建好回迁房,区委区政府立行立改,150多户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回迁房加快建设。
“广东将持续深入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完善巡视整改工作机制,从小事着眼,从身边入手,加大巡视期间立行立改、边巡边改力度。”广东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同志说。(20240827)